今天教育部公佈兩個國家考試招生改革配套方案,其中之一是明年起高中建立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,分思想品德、學業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5項,中學須真實記錄學生3年表現,高校逐步以此作為招生錄取重要參考。(12月16日《法制晚報》)
  高考招生改革我們喊了那麼多年,這次終於看到了春天。今年九月,國家發佈了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整體方案,現在教育部就正式出台了兩個相關的具體配套方案,可見行動快力度大,儘管具體操作還有待於進一步明朗,但這仍是很好的春訊。
  高考改革的必要性顯而易見。一是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距離越來越大,“高分低能”現象越來越嚴重,學生綜合素質也越來越“缺鈣”。二是“一捲定終身”越來越不合理,也局限了人才的科學選拔。三是招生的方式過於僵化,不利於引導學校的施教和高校自主招生的選拔。
  這次高考招生改革把學生的綜合素質作為參考,具有劃時代意義。經過這麼多年的吶喊求證,既有頂層設計探索也有廣泛的基層認同。某種程度上怎麼考就能決定怎麼教,也就決定了培養怎樣的人才。可以說,這次高考改革的大動作上升到了教育興國的層面。
  過去我們之所以應試教育盛行,主要是因為唯分數是舉,認為“軟評價”不如“硬分數”公平。不得不看到,在許多“軟評價”操作標準模糊空泛不健全的情況下,筆試的“硬分數”確實顯得更為公平。如果現階段,對學生綜合評價還停留在“軟評價”上,沒有出台相對科學配套的綜合素質評價機制,那麼錄取就可能有失公平。
  對現在的綜合素質進高考錄取就不能視為“軟評價”,換言之“綜合素質”進高考公平公正是關鍵。否則,就可能關係到高考招生改革的成敗。思想品德、學業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藝術素養、社會實踐,這五大要求涵蓋了中學素質教育和學生全面成長,只有全面客觀地記錄和評價,才能真正促進學校的正常推行和學生的全面受益。但如果沒有公正公平的操作和規範的評價流程,甚至出現了“權力尋租”現象,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每一大內容都可以存在“水分”成績。
  雖說考評學生綜合素質設計了相對的五個環節,雖說高中記錄和大學評價分開,且有公開公示制度,但在方案出台初期並非這一切都無暇可擊,“程序正義”仍要不斷改進,要充分保證它的客觀、公正和科學,實現教育的最大公平。
  在國家考試招生改革方案給出的方向中,未來綜合素質評價的作用將不再局限於自主招生。下一步高校錄取標準趨於多元化,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都會有更多的用武之地。要做好這些,既要不斷合理調節綜合素質各組成部分的分數權重,又要參考國內外的好做法,使高考改革不斷趨向完美。
  文/徐大發
  
  (辣味時評,一掃就行!歡迎各位親愛的作者關註紅辣椒評論官方微信!同時官方微信平臺將不斷推薦展示優秀作者!)  (原標題:“綜合素質”進高考,公平公正是關鍵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tc70tcbwyz 的頭像
    tc70tcbwyz

    王力宏

    tc70tcbwy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